香港资深艺人黎宣的设灵仪式在九龙殡仪馆办的,本来定好9月24日出殡火化,结果撞上台风,只好提前了一天。
这位93岁的老戏骨上个月走的,消息出来的时候,很多港剧迷朋友都在说,童年剧里的熟面孔又少了一个。
台风搅了后事,灵堂里藏着半世纪的情
灵堂弄得挺简单,没有花哨的装饰,全是白色的鲜花。
这种简洁反而比铺张的排场更打动人,毕竟黎宣一辈子都低调。
遗照选得特别好,她笑着,还是当年在剧里那种和蔼的样子,看着就让人想起小时候趴在沙发上看她演戏的日子。
本来想多找些灵堂现场的视频,后来发现媒体大多只放了照片,想来家属也想安安静静送她走,不想被过多打扰。
香港的台风说来就来,公共活动基本都得改期。
殡葬行业更是这样,总不能让家属和来悼念的人冒着危险出门。
九龙殡仪馆在香港算是老牌子了,当年张国荣、梅艳芳的丧礼都在这儿办,处理这种突发情况肯定有经验。
提前一天火化也是没办法的事,安全第一,没人想让最后一程还伴着风险。
灵堂里最让人揪心的,是黎宣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公高宏。
他顶着台风来的,穿一身黑色西装,头发梳得整齐,但脸上全是哀伤,一句话都没说,就安安静静坐在灵堂中间,三个女儿围在旁边陪着。
我看到照片的时候鼻子一酸,这俩人是初恋,结婚七十多年了,在演艺圈里简直是神话。
这年头别说七十年,能走过三十年的婚姻都得让人羡慕,更别说这种风雨里也得送你最后一程的坚持。
后来二女儿高铃出来接受了媒体采访,没说太多客套话,就简单提了句母亲走得很安详,谢谢大家关心。
这种时候,家属能站出来回应一下,也算是给关心黎宣的人一个交代。
高宏看着精神还行,可能是女儿们在身边撑着这口气,毕竟老伴走了,再难过也得稳住场面。
那些年她带过的“后辈”都来了
灵堂外面的花牌堆得快成墙了,红的白的一片,能看出来黎宣的人缘是真的好。
香港演艺圈讲究辈分和人情,像她这样的老艺人,要是人品不好、拍戏不认真,后辈们才不会这么上心。
张柏芝、古天乐、林家栋这些人都送了花牌。
我记得古天乐和黎宣演过《创世纪》,那剧当年我爸天天追,黎宣演的长辈角色跟古天乐的对手戏特别自然,一点不刻意。
林家栋以前采访里提过,说黎宣拍戏特别较真,后辈有不懂的地方她都会主动教,哪怕是一句台词的语气,都能讲半天。
难怪大家都尊敬她,这种愿意带新人的老戏骨,现在真不多见了。
余安安也送了花牌,她俩私交一直不错。
2023年就是余安安代表香港演艺人协会去给黎宣送奖,那时候黎宣已经坐轮椅了,但还对着镜头笑,精神头看着挺好。
那次是黎宣最后一次公开露面,现在再翻出那张照片,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
从能拄拐走路到坐上轮椅,也就短短几年时间,岁月还是不饶人。
黎姿是她侄女,也送了花牌,不过没到现场,黎姿这几年忙着打理美容生意,很少参加这种私人场合,送花牌已经是表达心意了。
本来我还盼着能看到她露面,后来想想也能理解,她向来低调,这种时候不想被媒体围着问东问西,安安静静送姑姑最后一程也挺好。
我的“童年长辈”善姨走了
黎宣走了,最让我舍不得的是她那些经典的角色。
我小时候看的港剧里,十部有八部能看到她,说是我的“童年长辈”一点不夸张。
她五十年代就进演艺圈了,那时候香港还是粤语长片的天下,她算是看着香港影视业从起步到成熟的人。
70年代签了TVB,正好赶上TVB最风光的时候,那时候的港剧不光香港人看,内地也有好多人追,我妈就是那时候成了她的粉丝。
从70后到90后,估计没人没看过她演的戏。
《真情》里的善姨我印象最深,那剧1995年开播,播了好几年,我妈当年天天追,总说善姨跟咱家隔壁的阿姨一样亲切。
有次我生病请假在家,一整天都在重播《真情》,善姨安慰受委屈的主角那段戏,看得我眼泪都掉了。
还有《刑事侦缉档案》,我反复看了好几遍,她演的那种慈祥又有智慧的角色,现在的港剧里很少见了。
2010年拍了《Onlyyou只有您》之后,她就淡出荧幕了。
那时候TVB已经不如以前了,剧本质量下滑,好多老艺人都慢慢退了。
她退休后就深居简出,除了2019年被媒体拍到和女儿去医院,基本没什么消息。
这种低调的性子,跟圈里那些爱炒作的人比,真是太不一样了。
她算是见证了TVB的起起落落,从黄金时代到慢慢衰落。
那些年她带过的后辈,现在好多都是演艺圈的中坚力量。
老戏骨的价值不在于戏份多少,在于那种把角色演活的功力,还有对行业的敬畏心,哪怕只是个配角,也会花时间琢磨人物性格,不会随便应付。
台风最终还是没能挡住大家的哀思,黎宣最后安安静静地走了。
70年的婚姻,半世纪的演艺生涯,她的一辈子活得踏实又认真。
作为看着她的戏长大的人,我昨天特意翻出《真情》的片段重看,善姨的声音一出来,感觉童年的夏天又回来了。
愿她一路走好,天堂里没有病痛,也能有喜欢的剧本陪着。
毕竟,那些留在荧幕里的温暖,会一直留在我们这些观众的记忆里。
倍盈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可靠配资平台-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