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杨氏家藏方》是南宋医家杨倓(子靖)在闲暇时,将家藏医书分类编次,并增加了其他验方,最终所编撰而来的一本医书,该书中的内容荟萃精要,记载了许多经典药方,并且每剂药方下都会有详细的主治、药物组成以及治疗方法,对宋代医药方剂的研究和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。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方剂,就是此书中“牵正散”。
牵正散是治风剂的代表方剂,具有疏散外风、祛风化痰、通络止痉的功效,常被用来治疗因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造成的口眼歪斜病症。
我们体内的阳明经挟口环唇,而足太阳经脉起于眼睛的内眦。但若是太阳外中风邪,体内的阳明经受到了痰浊阻滞,就会诱发风痰病邪,而风痰则会循着经脉达到头面,进而阻碍头面经络,如此一来,便会经脉不利、筋肉失养、弛缓不能有度。由于体内并没有其他病邪的干扰,气血也运行通畅,只不过经脉相对比较拘急,缓者受到急者的牵引,便会出现口眼歪斜。因此,对于这样的病症就需要祛风化痰,通络止痉。
在临床上,牵正散就正是治疗此病症的常用方剂,整个药方的药物配伍也很简单,仅用到了3味中药,分别是白附子、白僵蚕以及去毒的全蝎,在使用时,可以温酒送服,不拘时候。
整个方剂药简效专,方中的白附子具有辛温燥烈的药性,可以入阳明经,到达头面,有着祛风化痰的效果,尤其是针对头面的风邪病症,用本药治疗往往会有十分显著的效果。方中的僵蚕和全蝎均可以祛风止痉,但又各自拥有擅长的领域,其中,僵蚕能化痰,而全蝎则善于通络。
此方之所以要用温酒送服,是因为温酒可以宣通血脉,能够更好地引药进入经络,从而直达病变所在的位置。诸药合用,即可让体内的风邪消散,痰浊祛除,经脉得以通畅,口眼歪斜的病症自然就会得以恢复,因此,该方剂才被命名为“牵正”。
虽然该方剂是治疗口眼歪斜的常用药方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用本方剂来治疗,由于该方剂中的药物药性偏于温燥,所以,若是因气虚血瘀或是肝风内动所造成的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,那么就并不适合使用本方。而且该方剂中的白附子和全蝎均为有毒之品,因此,在用量方面也需谨慎,且不适合长期服用。
本方剂相关的临床研究非常多,常常会配合针灸等一同使用,对于外邪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,往往可以配合川芎茶调散、大秦艽汤等一同治疗病症,由于长期处在病中,可能会夹有瘀证,此时便可以合用四物汤、桃红四物汤,均可起到祛瘀化瘀的效果。
现如今,该方剂依旧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,而且主要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、中风后遗症以及面部神经麻痹等疾病。
倍盈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可靠配资平台-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