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经常会觉得浑身不得劲:提不起精神、消化不好、容易上火、睡眠质量差。但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明显问题。这种状态,其实在中医看来,往往是体内“瘀阻”在作怪。中医讲,人体有“六瘀”,即:气瘀、血瘀、湿瘀、痰瘀、火瘀、食瘀。这些“瘀”共同的特点就是——堵。气血不通,脏腑不调,身体自然会出现各种不适。
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经典方——越鞠丸,就是针对多种瘀阻而设,虽仅由五味药组成,却可“以五治六”,在临床上被誉为“多瘀合治”的代表方,擅长调理复杂的郁滞证候。
越鞠丸的组成包括:香附、川芎、苍术、神曲、栀子。每一味药物各有侧重,联合作用,可有效化解六种“瘀”:
香附是全方之君药,性温,善入肝经,能够疏肝解郁、理气止痛。中医讲“肝主疏泄”,情绪、气机不畅多因肝郁所致。香附可有效缓解由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、情绪抑郁、经期不调等症。
川芎为血中之气药,具有活血行气、祛瘀止痛的功效,主要用于解决血瘀问题。若血行不畅,常见头痛、瘀斑、经痛等表现,川芎能改善瘀血阻滞,促进气血流通。
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。中焦脾胃功能失调,湿浊内生,就会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大便黏腻等湿瘀表现。苍术可强化脾阳,增强运化功能,从根本上祛除体内湿邪。
神曲是消食导滞的药,针对的是“食瘀”。现代人饮食不节,油腻生冷过多,容易导致食积停滞,表现为胃胀、恶心、便秘等问题。神曲能促进消化,清理积食。
栀子性寒味苦,入心、肺、三焦,有清热泻火、除烦止渴之效。肝郁气滞日久,常化热上扰,出现口苦、烦躁、易怒、尿黄等“火瘀”表现,栀子则起到清火的作用。
那“痰瘀”呢?虽然越鞠丸中没有专门的化痰药,但中医认为,“痰为百病之源”,往往由气滞、湿滞、火郁演化而来。只要将其他几种瘀证调畅,痰瘀自然也会随之而解。
总结来看,越鞠丸以“调气为主,兼顾血、湿、食、火”,适用于多种郁滞互结引起的综合症状,比如:胸胁胀痛、情绪抑郁、食欲差、腹胀便秘、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等。它讲究的是“通而不补,调而不燥”,非常适合那些“补了反上火,吃了没效果”的人群。
不过需要提醒大家:越鞠丸虽然是中成药,但性质偏温燥,体质偏热、阴虚内热的人不宜长期服用。尤其是孕妇、儿童、以及肝火旺盛、胃热较重的人群,使用之前一定的要找专业的中医师辨证哦。
中医讲“通则不痛,通则能补”,越鞠丸并不是补药,但能通过“化瘀通郁”,为身体扫清障碍,从而让气血运行顺畅、脏腑功能恢复。对于许多“虚实夹杂”的健康状态,它或许就是打开身体通路的第一步。
倍盈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可靠配资平台-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